唐艺卓,男,预备党员,汉语言文学(基地班)2020级本科生。现任湖北高校青年传媒协会暨中国(湖北)高校传媒协会主席团成员,中青网校通社华中师范大学通讯站站长,校团委宣传部学生副部长,华大青年传媒中心总编。曾任校党委组织部(党校)助理(责任编辑),学院宣传中心成员,年级团总支书记、秘书长。曾获树人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干部、校学生工作积极分子、校网络宣传工作积极分子、校年度优秀志愿者,院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共青团湖北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参与全国大学生国际交流和国际传播骨干培训班、共青团中央新媒体人才培养项目青梅计划(第一期)并顺利结业。作为恽代英青年骨干研习团华大青年分队队长带队前往宜昌开展社会实践,参与2022年“阳光支教·孔子行脚”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大学生湖北支教活动。在校期间致力于新闻宣传工作,多篇稿件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学习强国、湖北日报等媒体平台。于华中师大新闻网、华大青年、华大学子、华大桂声等校内平台发表稿件90余篇。目前是中国青年报湖北记者站实习生。
桂子山求学经历:电闪雷鸣的下午一到,武汉的夏天就不远了。不知不觉间,这居然是我在华师的第三个夏天了。回顾我有限的大学学习与学生工作经历,在基地班、在文学院、在校团委、在团省委,想分享的感动实在太多:平易近人的书记院长、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富有激情的青年教师、毫无代沟的辅导员、全程陪伴的指导老师、优秀的学长学姐、出色的同学同事们… …这些缤纷中,其中最特别的或许就是我的新闻宣传工作经历。大一,我加入了文学院团委学生会宣传中心,在这里学会了如何撰写新闻稿、如何拍好新闻摄影;大二,在学院与辅导员的鼓励与帮助下,我通过了华大青年传媒中心理事会的公开遴选,担任新闻部副主任;大三,经过校团委推荐,我参与了湖北校媒主席团遴选并当选分管记者团的副主席,后来进入中国青年报湖北记者站实习。三年来,我的稿件,从年级官Q到学院官微,从华大青年网到华中师大网,再到湖北日报、中国青年报。看似“按部就班”的每一步背后,其实也有着许多坎坷与曲折:翻来覆去的改稿、紧张不安的面试准备、长达数月的稿件采写、一篇稿子采访几十位受访者… …然而,正是这些“粗糙的背面”,才成就了“光滑、圆满、完美的正面”。在华师的三年里,在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一刻不停、一路成长,每一步都收获着,每一步都感动着。
对高三学子寄语:自从知道我要给学弟学妹们“寄语”,这件事情就一直挂在我心上,让我尤为“惴惴不安”。然而大学以来,这种“惴惴不安”并没有少光顾我的心。就像过去参加的许多学校重大活动,我坐在靠前的媒体席,桌子上放着“中国青年报”台签,身两侧则多半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台、湖北日报等权威主流媒体的记者老师们。这些“同桌”都是资深的媒体人,有些头发已泛了白,在活动正式开始前,他们浏览着活动材料,一边圈圈点点,让我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稿子被批的场景,心里不由得一阵寒颤。有时候运气好,碰到比较脸熟的记者老师,我还能腆着脸聊上几句。多数时候,活动开始前那煎熬的十分钟,我都是蒙头坐在铺着红色绒布的座位上,拿出一本考试资料,吭哧吭哧地开始复习(或者是做一些别的事),同时还要防止身边的老师突然、随时要跟我眼神示意、口头交流之类——正是这样的“惴惴不安”时刻提醒着我,只有不断写出更好的稿子、继续提升自己、变得更优秀,才能够在学院、学校提供的宝贵平台上大大方方地散发属于我的光芒。回顾我的高三,无外乎是兵荒马乱的考试、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提笔全力以赴的决然,现在,在这些老生常谈外,我将我的“惴惴不安”分享。希望学弟学妹们自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走过独木桥,在来日走进桂子山,走上一个宝贵到会让人“惴惴不安”的新舞台——在那里,幕布拉开前,不断努力、保持前进,灯光亮起的那一刻,绽放出你的青春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