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赛是个人教学生涯的新起点,我将以更深刻的科学启迪和更广阔的学科视野,担当新时代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10月30日,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南京落下帷幕,化学学院佘能芳副教授代表湖北出征,斩获理科组一等奖,取得我校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从2018年参加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到代表学校参加湖北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拿下一等奖第一名;再到代表湖北参加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得获理科组一等奖……青年教师佘能芳是如何在短短两年之内“过五关斩六将”,赢取国家级教学竞赛的一等奖?
“备赛让我对教学的认识实现了升华”
“备赛的过程当然是艰辛的,但在挥洒下汗水和泪水之后,自己对教学竞赛乃至教学工作的认识也实现了质的升华。”回首4个多月的国赛备赛过程,佘能芳非常庆幸能够坚持下来。
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国的162名青年教师参赛,是参与面最广、学科门类最全、组织规模最大的全国性高水平教学类竞赛。比赛前,需上交20个45分钟的教学设计以及20分钟的教学节段PPT,要求内容覆盖所上课程的所有章节;比赛时,现场抽签决定授课节段,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教学准备工作。极富挑战性的赛制,对已从教十二年的佘能芳而言,依旧是巨大的考验。
佘能芳回忆,“备赛初期,必须撰写教学设计、制作PPT、熟悉授课内容,一遍遍地修改教案,一遍遍地修改脚本,常常工作到凌晨,次日还找教室反复地试讲,通过手机录像回放寻找需要改进的地方。”经过几轮的打磨之后,省教科文卫体工会组织专家团队对佘能芳的授课节段指出不足并现场指导。
顶着巨大压力的佘能芳难免稍有失落,甚至焦虑、迷茫。在领导同事们的开导下,她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即便是教学竞赛,课堂也不是舞台,上课不应该是表演,老师更不是演员”“青教赛的课堂和日常教学的课堂评价标准应该一致,都是是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想到这里,她渐渐释然。
10月28日上午,佘能芳作为三号选手走上竞赛讲台。她从游泳运动员傅园慧“洪荒之力”的例子引入,回归“以本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课程节段的基础知识为根本,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术前沿理念,于细节处渗透思政元素,实现了教学理念的升华,最终也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认可。
“每堂课以精神饱满的状态对待”
“选阿佘的同学也太多了吧,但求锦鲤上身,别被选课系统刷掉。”赛场上的好成绩,其实也来自于平时一点一滴的打磨。由于有趣又有料,佘能芳的有机化学课堂总是人数爆满,不少人为能够进入教授“魔鬼有机”的天使老师——阿佘的课堂倍感荣幸。
“当水温高于53℃时,淀粉内部的高分子就会形成单分子,最终变成具有粘性的糊状溶液。饺子皮‘淀粉糊化’后会变得没有嚼劲,甚至出现‘露馅’情况。因而,我们需要通过点水来减轻‘糊化’…”这是化学学院2018级学生张乐妍的一份作业,包含煮饺子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等项目。
疫情期间,佘能芳考虑到不少同学缺乏劳动意识,因此结合课程学习内容,要求每个学生为父母烹饪一道菜肴,记录烹饪过程、效果和反馈,以有机化学实验报告的形式提交作业。不少同学在完成作业后,自动提交了思想感悟。
有机化学课程涉及知识点广泛,佘能芳会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为了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她经常参加研修学习,希冀将最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有机化学专业课程中。近两年来,佘能芳参与了近20场课程思政报告及讲座,在专业课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及改革,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
“在冰冷枯燥的机理反应之中,融入了做学问与做人道理的种种温暖,很幸运大二学年的有机课堂,能在阿佘陪伴下度过。”
“遇见阿佘,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的内心,谢谢阿佘让我更坚定对未来的想法,爱的确是相互的,我们的双箭头会持续很久。”
“学生的成长是我前进的不竭动力。”不论压力多大,不管身体多累,佘能芳都会在课前花半天时间再次打磨备课,以精神饱满的状态对待每一堂课。佘能芳用心认真的态度让学生们备受感染,不少师范生纷纷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感谢学校、学院对我的长期培养”
“回顾比赛过程,非常感谢学校、学院长期对我的培养。疫情期间,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和学校工会克服困难,邀请专家团队给了我很多指导。多年来,学校、学院领导老师从专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给了我许多支持。”得知自己获奖后,佘能芳第一时间向学校、学院汇报,感谢学校、学院对竞赛的高度重视和长期支持。
佘能芳深知“个人的成绩离不开团队的力量”。学校一直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举办教师教学竞赛、设立教学创新奖、通过校院两级督导员听课评课制度加强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加大对热爱教学、善于教学的青年教师的奖励力度……“近几届的教学竞赛,学校还采用信息化手段,形成了大数据,可以清楚分析选手在每个竞赛环节的优势与不足,为参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也为其他教师参考学习提供帮助。”校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举措让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切实得到了提升,更让“研究课堂教学、苦练教学基本功”的观念深入人心。
历史性的突破,无疑也是对化学学院和佘能芳所在“有机化学课程组”教学团队最有力的肯定。长期以来,化学学院重视营造“正视教学、重视教学”的氛围,从学院机制体制上发力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探索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有机化学课程组成员们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凝结出属于有机化学课程组的课程建设典型思路、做法及案例等智慧结晶;学院本科教学委员会主任、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获得者原弘教授不仅做好“教学人才”示范引领,还多次邀请教育界知名专家学者面向全院教师开展教学专题讲座,以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本领……这些都为佘能芳在国赛中突出重围奠定了坚实基础。
“比赛已经结束,成绩属于过去。”在佘能芳看来,授业有道,贵在用心。本科教学工作,不仅需要热情,更要学会用心思考,不断寻求突破。她的目标很坚定,“和同事们一起,努力践行教学改革,不忘育人初心。”
(转自华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