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历来重视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现在正执行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具体特点如下:
一、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相应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其一,课程体系构建上体现“一年级按大专业门类、二年级按二级专业门类、三年级按专业、四年级按专业方向设置课程”的思路,各类课程按照综合性大学相应专业的要求进行设置,搭建了按大类,打通培养的通识教育平台,并给予了学生较大的选择专业自主权,为拓宽学生基础、强化学生能力及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充分条件,从2006年开始有25个专业分11个大类招生并进行大类培养。其二,赋予传统意义的师范类专业新的涵义,实现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分离。在师范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中不再设置教师教育类课程,学生欲从事教师职业,除完成本专业学习外,应附加修读教师教育类学分(可冲抵原专业部分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学分)。培养方式为“4+X”,“4”代表主修专业,“X”分别代表学科教学论硕士研究生、教育学或教育技术学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教育学或教育技术学辅修专业、教育学或教育技术学双学位、教师资格证等培养层次,从培养方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层面全方位强化了教师教育的学术性和师范性。其三,深化教学实践的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采取理论和实践、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有机结合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尤其要大力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其四,以7个国家一级学科、4个人才培养基地和3个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为依托,形成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科研氛围,积极探索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有机结合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如依托物理学和历史学两个国家一级学科申报了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并开办了本硕连读的人才培养基地班;物理学院和化学学院还进行了“4+2”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即理学士教育硕士六年新型师资培养模式)的探索,并得到国家的承认;目前,学校的生化实验班也正在试行。
二、全日制普通本科采取学分制管理,多年来,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分制管理制度(具体包括选课制、转专业制度、主辅修与双学位制及相应的学籍管理制度)
其一,选课制。学生依据专业教学计划,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课,一学期内有两位以上的教师同时开设一门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对覆盖面较大的全校性的必修课,则根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自主选择;对于任意选修课,学生既可选修本专业的选修课,也可以选修其它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其二,转专业制度,根据分级、分类、分流培养的原则,允许部分学生在第一学期结束后,通过选拔考试选择自己确实感兴趣的专业。其三,主辅修与双学位制。学生在校期间,除主修专业外,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就业的考虑,选择本校其它专业或其它在汉教育部直属高校(具体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的某一专业作为自己的辅修专业,并可根据修读情况申请第二学士学位。
三、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其一,拨专款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我校每年进行大学生科研立项达300项左右,同时,每年进行一次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评估及奖励;其二,重视和加强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和外语应用能力及师范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其三,加大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投入力度,培养学生的创业、创造、创新能力;其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自身、展示自我、交流写作、共同发展的舞台。目前大学生读书会、马列研究会、科研协会、集邮协会、笛箫协会、勾沉话剧社、摄影协会、心理协会等诸多社团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五,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勇于竞争的精神,如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演讲比赛、课件设计比赛、书法比赛、师范生全能竞技等;其六,开展举办丰富多彩的专家讲座活动,扩大学生眼界,增加他们的见闻,形成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
四、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近几年先后制订了比较完备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估体系”,“非课堂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实验、专业实践等)活动评估体系”,“院系教学工作评估体系”等。此外还聘请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老教授组成教学督导委员会,对全校日常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督导。
2005年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进行了全面的评估,评估结果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