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1月18日报道 昨日,报考华中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类的200多名考生参加了师范生技能面试。此外,来自全国25个省(市、区)的近2000名考生参加了该校自主招生复试。在自主招生面试中,武汉考点还聘请了华师一附中校长张真,襄樊考点聘请了襄樊五中校长刘道德等。据悉,这是该校首次邀请中学老师担当评委。
张真表示,师范生技能面试主要从“师德”、“师能”等方面进行考察,书法、朗诵、演讲等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也是当优秀教师的前提条件,“因此基本功好的考生,在面试中会占一定的优势。”
据了解,该校复试采取就近原则,除了在校本部设立考点外,还分别在河南省实验中学、江西南昌三中、云南省大理二中、荆州中学、宜昌市夷陵中学、襄樊五中、黄石二中等7个省级重点中学设立考点。
同时,为方便报考免费师范类考生面试,该校把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技术运用到考试服务中,并扩大了“远程面试”试点范围,除在省内荆州中学设立远程面试考点外,新增了江西南昌考点远程面试,考生通过网络接受该校专家教授的考核。
该校将根据考生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综合考虑确定合格入围名单,届时将有占2010年招生总计划约5%的考生取得自主招生入围合格证,并于1月底进行公示。合格入围考生一志愿报考该校,高考成绩达到该校在考生所在省同批次控制分数线将保证被录取;若达到该校校线者,还将享受800—10000元不等的新生奖学金。
◇特写
小诗人文言文“开场”
素有 “小诗人”之称的应城一中考生易凡以一篇自创的古体诗《拜华师序》开场,获得了该校老师的认可。
“倘事举,则幸矣;不举,屈者忧虑,修已治学,大行后知其有,亦幸矣。安有失哉?”吾喟然叹曰:“子志之坚,理之明,吾不及也。”——易凡表示,该文是揽苏子《赤壁赋》,假友人言,拟古人之气,托无能之辞。
“高考考生基数大,白话文占绝大多数,虽然用文言文写作的数量不少,但比例小,凤毛麟角。”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导李遇春表示,接纳文言文,用文言文写作,一方面是对中国母语的热爱,另一方面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值得肯定,但并不意味着鼓励大家都用文言文来写作、交流。
“文言文是中国母语的源头,其在作文中的体现,是一种好的倾向,作为个人而言,十分肯定、赞赏。”李遇春分析,白话文过于直白,受欧化影响的白话文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文言文过于典雅,与老百姓的距离过于遥远,如果能把这两者完美结合,是值得期待的事情。”
“国内的语言还处在欧化的轨道上,文言文与白话文的融合还需要一段时间,母语的本质化还可以准许网络语言的进入。”李遇春说,目前的语言在继承方面还不够,要在现实生活中借鉴外来语言,吸纳各种养分,并进行移植。